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娃越南行,6天解锁中越友好新体验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李艺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李艺/文 朱婷婷/图

8月21日,随着“壮美少年 友行天下”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越南行活动圆满结束,小使者们完成了为期6天的跨国交流。该活动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主办,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承办。此次活动,是中越青少年友好交流的生动实践,书写了两国友好交往新故事。

装满“广西心意”,青少年使者带香囊绣球赴越

8月16日,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门口,即将出发的小使者们笑容灿烂。香囊、绣球、明信片、六堡茶……小使者们的行李箱里,装满了富有中国元素和广西特色的礼物,也盛满了对跨国友谊的向往与期待。小使者滚韵欢准备了明信片,上面是她用越南语写的祝福:“好好学习,好运连连,中越友谊长存。”;小使者陈柯妍则给越南友人准备了香囊,“香囊寓意着祝福,同时还能驱蚊,既美观又实用。”

“出使”6天,小使者们游览了越南的自然风光,体验了越南的风土人情,参观了在越南的广西企业,拜访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与越南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中国文化……每到一处都收获满满,既交到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又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使者展示即将送给越南友人的礼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小使者们在越南下龙湾开心玩耍。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小使者们拍照纪念下龙湾的美丽景色。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做春卷交“笔友”,两国青少年用微笑打破语言隔阁

此趟旅程,小使者们在驻外机构感受使命,在旅途体验中感知联结,在青春互动中收获友谊,每一场活动、每一次交流都让这次旅行更有意义。

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参观,成为小使者陈柯妍的美好记忆。“使馆既漂亮又庄严,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国家的力量。”与职业外交官的交流让她对 “使者”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着中国青少年的形象,这让我懂了肩上的责任。”

中越两国的紧密联系,让小使者张钰宁感触颇深。她发现,两个国家经济合作密切,教育方面也有很多交流,让她感受到文化、经济的交往是连接两国的重要纽带。

小使者滚韵欢在与越南青少年的互动中交到了“笔友”。两国青少年在一起做春卷,虽语言不通,但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就能让彼此心意相通。她与当地青少年互留联系方式约定书信往来,并感慨“‘友行天下’需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感受文化魅力”。

小使者们学习制作春卷。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企业话发展,使馆续友谊,这趟旅程意义太深远

柳工机械越南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首次迎来广西青少年到访,柳工人对远道而来的“家人们”倍感亲切。

他们为小使者们介绍公司从“初来乍到”到“行业明星”的发展历程,公司越南籍员工教每位小使者用越南语拼读自己的名字,还为发音最标准的三位小使者准备了专属礼物。

交流行程临近尾声时,小使者们将绣球等广西特色纪念品赠予柳工工作人员。柳工机械越南有限公司准备了以柳工工程机械产品为原型的U盘作为礼物,送给小使者们。

在越南铁道学院,小使者们不仅近距离感受中国高铁技术 “出海” 的实力,还在越方老师带领下参观校园环境。离别时,越方老师为每位小使者送上一套文具,这既是此次交流活动的纪念,更饱含着对青少年成长的期许。

作为中国政府在越南设立的官方文化机构,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致力于向越南民众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推动两国文化旅游领域交流合作。即便工作繁忙,中心主任张德山仍特意抽出时间接待小使者一行,详细介绍中越文化交流的过往与现状。他还对小使者们寄予厚望:“要以多元视野观察世界,学会尊重差异;回国后,成为传播不同文化的使者和中越友好故事的讲述者,把在越南的见闻带回中国,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接力守护这份珍贵的中越友谊。”

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小使者们受到文化处参赞郑大伟等人的热情接待。郑大伟参赞向小使者们介绍了中越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以及如今紧密的双边关系,让小使者们深刻理解这次访问交流背后承载的重要意义。

小使者们将绣球等广西特色纪念品赠予柳工工作人员。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柳工机械越南有限公司准备了以柳工工程机械产品为原型的U盘作为礼物,送给小使者们。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小使者们在越南铁道学院参观交流。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校服、课程似“同款”,文化相通暖人心 

在中越友好的大背景下,此次跨国访问里,文化交融的场景处处可寻。

让小使者们倍感亲切的是,越南学校的基础教育模式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同样有高考,也要考核体育测试,上学也要穿校服!”交流中,小使者们还了解到越南部分高校开设中文课程,而越南友人也得知中国部分高校设有越南语专业,双方语言学习的互动需求让文化联结更显紧密,熟悉感油然而生。

行程中,小使者们参观了国子监里的古建筑群后不禁感叹:“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太像了!”而收到越南青少年赠送的民族娃娃时,他们又发现:“越南民族服饰的款式,和中国旗袍有着奇妙的相似。”

“期待孩子们成为 “小小宣传员”,把在越南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和同学,让更多人了解中越友谊的珍贵。”陪同访问的家长莫乃玲说。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友谊的种子早已深深植根于两国人民心中,而青少年正是这颗种子的播种者、浇灌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处长朱晓黎说,广西友协重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75年的中越友好历程表明,友谊需要代代相传,交流需要久久为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小使者们此行播下的友好种子,终将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小使者们以此次越南行为契机,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怀祖国、放眼天下,在将来也会继续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而努力。”

小使者们学会了彩绘斗笠。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越南铁道学院的越方老师为每位小使者送上一套文具。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小使者们在越南国子监前合影留念。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编辑 梁雅佳

责编 蒋晓梅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