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谭奕
如果告诉你,有一片稻田从不使用农药,却能做到虫害无踪、丰产丰收,秘诀是一群“田间管家”,你相信吗?在陆茴香的带领下,这套神奇的“水稻智慧”从广西上林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让鸭子成为“田间管家”
▲陆茴香的稻田里,鸭子穿梭其间。
在陆茴香的稻田里,鸭子穿梭其间,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水稻不喷农药,怎么防虫?我们的秘诀就是这些鸭子。”陆茴香解释道,水稻最大的天敌是稻飞虱,而鸭子在水田里活动时,碰撞秧苗会使害虫落入水中,成为鸭子的食物。这种稻鸭共生模式不仅解决了病虫害问题,鸭子还能帮助耘田,节省了人工成本。相比早期的稻渔共生模式,鸭子在收获季节更易于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
如今,陆茴香的基地已发展至3000多亩,加上农户合作的5000多亩,总面积近万亩。这些农田都采用生态种植方式,确保大米的安全与品质。
把“新鲜”存进粮仓里
陆茴香不仅创新种植模式,更重视品种研发。她的基地拥有远古种稻及野生稻基因库,坚持用远古种稻和野生稻培育优良品种。她自主研发了谷种“那香优金丝雀(茴香优3号)”“茴香优4号”“茴香优5号”以及新出的“6号”米也陆续出品。她的稻种宝库里还有个“明星”——蝉鸣稻,这个源自1300多年前的古老品种,经过精心培育重焕生机。按照从稻渔共生再到稻鸭共生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灌溉水循环利用,不喷农药、不撒化肥,确保稻谷的纯正及安全。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大米质量与产量?“我有工厂,有储存仓库,把稻谷收回来晒干或者烘干,然后把它储存起来。”陆茴香介绍,稻谷一般能储存一年,有订单再来加工,没有订单就储存稻谷。这种按订单加工的模式确保了消费者吃到的是新鲜大米。同时,规模化种植为大米加工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
上林米香飘四方
▲陆茴香团队培育的稻种已在湖南省怀化市进行种植。
“我们的产品对外主要销售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稻种引种也收到各地的热情邀约。”陆茴香介绍,随着“回香米”品牌声名远扬,她的稻种并未止步于广西。通过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报道,她那拥有万份基因库的生态种植故事被广泛传播,迅速吸引了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山东、重庆等多地商户的目光,外地引种合作呈“遍地开花”之势。
自从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亮相后,陆茴香的电话就成了“热线”,外地商户纷纷找上门,都想引种她的优质稻米。“电视一播,第二天就来了订单,要一万斤米!”陆茴香笑着说,引种的合作方式也很灵活,重要的项目她亲自带队,同时派专业团队和技术员到场指导。
这些“外出”的稻种很争气,在各地亩产超千斤,香味、口感几乎和上林产的一样,整体表现非常棒。最让她自豪的是,几年前湖北省荆门市经历台风,“茴香优3号”不倒伏。“我们的稻种抗倒伏能力特别强,”陆茴香很欣慰,“现在外地种植面积已超5万亩,明年还会更多。”
▲湖北荆门市试种的“茴香优3号”在台风过后并未倒伏。左为“茴香优3号”,右为其他稻种。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编辑 谭奕
责编 潘雯瑜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