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源县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桂林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大抓基层党建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构筑“实体”“载体”“个体”三个先锋体,全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带动力全面提升,进一步畅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打造先锋“实体”,筑牢堡垒提升战斗力。按照标准化设计、多功能服务的要求,突出党建元素和实用性,全方位打造党建先锋实体,真正使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一是明标自查促提升。对照《广西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通过细化建设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制定下发了《关于打造“三个先锋体”全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县七个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通过开展全面摸底核查,甄别出“不合格”基层党组织和“不称职”责任党(工)委,并组织集中整顿提升,各领域党支部建设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完善功能优服务。按照合力规划布局、规范标识牌匾、配齐基本设施的要求,全县90%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集初心教育、工作展示、先锋传承、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74个功能室齐全、制度牌匾规范、代办事项明确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为民,强化了活动场所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三是创建平台展先进。先后高标准建成党员群众初心教育(油榨坪)基地,以“五角星”为内核建设“旅游红色驿站”6个,打造了先锋实体样板和范例。示范带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促重点工作推进的展示基地或平台,做到了能参观、有震撼、得好评。
▲资源县党员群众初心教育基地。
创新先锋“载体”,品牌引领提升组织力。始终以党员群众满意为导向,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一是创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全域党建,搭建“三带四区七朵金花”党建构架,打造形成“丹霞胜地党旗红”党建品牌,创新集体经济“五能共聚”发展机制、两新党建“链式提质”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树分队标杆。以“物质保障”“制度护航”“心理关爱”三大工程为依托,严管厚爱并重打造驻村工作队攻坚品牌。在工作队员中开展“五型工作队员”评选、“脱贫故事会”、粤桂队员互换等活动,树立起标杆榜样,促使全县207名工作队员奋发有为,成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严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切实做到活动开展和记录“双规范”,使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基层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
▲黄宝村第一书记(右一)入户了解帮扶户辣椒长势与销售情况。
培育先锋“个体”,创先争优提升带动力。培树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先锋个体,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行有标杆。一是一书记一模范。在严格选拔的基础上,将党支部书记队伍按县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进行培育和提升。开展政治力、领导力、执行力、服务力和动员力的村党组织书记“五力”提升行动,并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标纳入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中,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一党员一旗帜。广泛开展亮身份履承诺做表率活动,加强农村党员中先锋个体的培养和选树,党员户全面挂牌,党员自觉戴党徽,亮身份,在各项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党员”。三是一典型一宣传。在积极选树和培养各级优秀党员的基础上,加强先进事迹的总结提炼,在县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继续挖掘一批如陈欢欣、王知星等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好党员,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奏响“大合唱”,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撑起“精神脊梁”。
▲瓜里乡白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德贵(左三)带领群发发展中华肾果种植产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