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双竹/文 邹财麟/图
100年人居迭代,100年风雨华章。回望这10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当生存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物质需求会被压制,精神需求也会被忽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大幅提高,对美好人居的追求便逐渐显现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推行住宅商品化改革以来,城市在扩张建设中崛起,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改善更是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嬗变升级,他们记录着时代变迁,见证了城市发展,也成就了楼市的波澜壮阔。
为记录这百年人居的进化史,寻找推动人居迭代的行业力量,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启动了“百年人居人居百态”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推进城市建设、人居变迁的亲历者,讲述城市老建筑与新时代人居的故事。随着活动的层层推进,南国早报将以融媒体方式多维呈现不同的时代中,地产、建筑企业为城市发展、人居迭代所作的贡献及行业成就。
回望历史,人居迭代
住房,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商品化,再到构建多元住房保障体系,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实现了从“无房住”到“有房住”“住好房”的历史性跨越。
回首来时路,展望未来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样式也经历了大跨度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的平房,演变到70年代的筒子楼,再到80年代的单元楼,以及90年代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套房,市场化发展的房地产业,让南宁的建筑人居充满了各个时代的特色。1998年前后开始兴起了商品房楼盘;2008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开发时代;2013年前后,多个国内一线开发商全线进入;2018年后养老、度假、文旅地产的兴起……不同的时代,楼市风云际会,也让南宁成为了一个多彩而明亮的“首善之城”。
南宁在这百年的沧海桑田变迁中,正以追赶者的角色,推动城市人居进入全面升级改善阶段。
向新而行,共筑美好
古时,人们把建筑当做遮风避雨的地方,强调的是实用性而非艺术性,尤以木质建筑为主,建筑效率高却不耐久,因此能留存百年的建筑实体非常少;近现代以来,砖瓦房作为房地产业的开发主体,建筑技术及科技含量也在不断进化,衍变至今,将实用性、艺术性、科技性相结合的楼盘已是“遍地开花”。
特别是最近10年,南宁楼市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产品革新速度加快,每年都有新楼盘发布迭代产品。不仅有保利、恒大、绿地、华润、万科、龙光、碧桂园、招商、金科、大唐、中铁、龙湖、金地等数十家国内一线房企进驻南宁参与开发,更有一个个“以人为本”的开发作品,暗藏着人居作品的择地标准、设计理念、人居追求、品牌保障及物业服务等多个维度的考量。
潮去潮来,时代从未改变前行的方向。许多有远见的房企早已从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城市美好生活服务商”“城市服务运营商”等角色,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明确提出,“未来,地产公司将变成科技公司,下一个十年,金地将转型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服务提供商’和‘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发展商’。”绿地香港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贾顺飞在绿地东盟数字科创园开放活动时也表示:“我们愿意深耕,与广西共发展。沉下心来做真正的产业培训和孵化。”在广西蓬勃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肩负起深耕城市的社会责任,与城市共生长的美好使命,倡导文化共生、审美升级、向新而行。
编辑 易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