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10月12日,南宁市未成年“一站式”保护中心和反家暴服务中心在红色中山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将有效推动各部门建立衔接机制,形成未成年人“一站式”的保护机制。
▲南宁市未成年一站式保护中心正式揭牌。南国早报记者 雷小琴摄
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涉及多个部门,但以前各部门多是单打独斗、形式较为单一、力量有些薄弱。南宁市妇联联合南宁市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成立了未成年“一站式”保护中心和反家暴服务中心,开启了未成年人和家暴受害人受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综合保护的新模式。中心设在中山派出所的红色中山教育基地,集未成年人保护、家暴受害人询问、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法治教育、未成年人监护人家庭教育、回归社会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两个中心设在红色中山教育基地。南国早报记者 雷小琴摄
中山派出所教导员王翔告诉记者,今年5月,广西首家派出所主导的社会动员中心在中山派出所成立,在青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汉达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红色中山教育基地设立了办公室,配合开展受侵害和困境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社会融入、法律普及、关爱帮扶等服务。现在中心成立后,公安、检察院、民政、妇联都参与进来,更是形成了多部门的合力。
▲中心内设有心理咨询室。南国早报记者 雷小琴摄
个别未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心智不成熟,或是受到家庭或他人的影响,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校园欺凌、小偷小摸等行为。对于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需要全社会来帮一帮。南宁市妇联主席李伟说,中心成立之后,可以推动办案机关在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家暴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依法、及时、全面收集证据,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案件取证难、指控难、认定难等问题。还可以整合社会力量,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家暴受害人、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困难救济。
今年,南宁市发生一起母亲将女童打伤的案件,通过南宁市妇联、检察、公安、法院、民政局等部门的联合介入,女童入院治疗康复出院后,由其奶奶照顾生活起居,其母亲也接受了社区矫正。
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监护人家庭教育水平,同时结成未成年人和家暴受害人保护联盟,促进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的紧密结合,全方位编织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和反家暴服务网。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颖